文章推薦︱讀《活法》第一章心得體會
時間:2020-07-07 閱讀:4474
為了能夠讓大家有更好的工作態度以及更專業、職業的工作氛圍,天誠公司推出“《活法》讀書周”活動。每周精讀一章節,分享一篇優秀心得體會。本周精讀第一章,我們推薦質量管理部部長姜曉曉的文章,讓我們相約于此,在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道路上共同前進。
《活法》第一章讀后感
---姜曉曉
讀完第一章“實現理想”時,慢慢的也結合到了自己的實際工作,有以下感觸:
細品第一章,根據自己淺顯的理解,簡單的梳理了稻盛先生所描述的“實現理想”的過程,或者說階段:敢想→強烈的愿望→反復推敲實現愿望的方法→縝密計劃、精心準備→注重細節→調整心態→持續努力、鍥而不舍→緊密結合實際工作→有意注意→勤于思考、描繪夢想。簡單梳理過之后,發現這個過程還是跟實際很貼近,有些過程也確實是我目前的短板或沒有想到的思想意識。
“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才可能到手”
“心不喚物,物不至”,只有內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將它呼喚到可能實現的射程之日,“心不想,事不成。”就像文中講到的“建水庫事件”,盡管不知道方法,但必須要建水庫、也必須這么想。 映射到個人的工作中,就是必須要“敢想”,才能邁開第一步。而自己在“敢想”方面,還是存在些許缺失。就拿申報一些評選來說,只要對公司、對個人有益的方面,其實有些想法可以大膽的想,大膽的做,哪怕先做一些了解和評估,期間肯定會經歷很多問題,如果能實現,對公司、對個人都是一種榮譽和提升;如果實現不了,那么也了解了、學習了、盡力了,也不會后悔。因此在后續的工作中,還是要擴展思路,敢想、敢做,有更多的機會提升自己的能力。“將要實現的狀態以彩色在頭腦中實現”章節里第6段落里講到:“比如,在開發新產品時,滿足客戶……否則,即使達到了客戶要求的標準,也不是好產品。這種低水準的產品無法得到市場的普遍認可。”讀完這段話,自己聯想到,我們在實際給客戶提供產品時,更多的只考慮了客戶明確提出來的要求或標準,這可能只是客戶的最低標準,咱們的產品是不是“已經好的不能再好了”,能否超越客戶的期望,增強客戶的滿意,也應逐漸作為基礎工作來抓,而不僅僅只停留在按期交付、質量保證方面。“只要思考達到每個細節,目標就一定能實現”章節里第10段落提到:“就這樣,事先考慮到事情的每個細節,讓他們在頭腦里形成清晰的印象,那么,毫無疑問,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本章節里提到的“事先考慮”、“事先看見”等,個人理解更多層面的意思應該是我們做事情之前,提前做策劃、提前做準備。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結合著日常的實際工作,也可以理解為“事前預防”。我們多數的工作可能還在“出了問題之后,怎么去糾正、采取糾正措施等”,其實“預防措施”才是關鍵,預防是避免產品出問題采取的措施,可以減少產品質量問題發生的概率,而實際工作卻容易疏忽預防的重要性。
“成功需要縝密的計劃和精心的準備”章節里描述的“樂觀論”和“悲觀論”的態度:“樂觀構想、悲觀計劃、樂觀實行”對我個人來講是比較新穎的道理,也是從來沒有應用過的態度。在之后的工作中,遇到新的、難度大的工作時,給自己提供了一個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思路。 讀完第一章,最喜歡的一段話就是:“眼睛可以眺望高空,雙腳卻必須踏在地上。夢想、愿望再大,現實卻是每天必須做好單純、甚至枯燥的工作。” 敢想但不空想,結合現實,雙腳落地,親臨現場,勤于思考,鍥而不舍,逐步實現我們的夢想。 能者至上:公司最大程度的消除了入司年限對薪資待遇評定時的影響,鼓勵新人們能夠盡早的體現并釋放自己的能力;期待所有公司成員最大限度的提升并且施展自己的能力的同時得到豐厚的回報;公司讓有能力者得到金錢和榮譽。
無私奉獻:先有公司,再有個人。當公司遇到困難或者新項目開發的瓶頸時,請先放下私利,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來先保證公司的利益。那么當員工遇到困難時公司也會對優秀無私的員工進行優先的照顧。
感恩圖報:公司對于個人無私付出要感恩圖報;個人對于公司創造的機會,領導帶來的培養感恩圖報。